嚮往美感的讀書會─99則經營讀書會智慧心法

NT$250

叢書系列:其他
作者:方隆彰
出版日期:2013/6/21
頁數:256
ISBN:978-986-6458-69-9

分類:

描述

內容簡介:

「一群媽媽參加讀書會,主要都是討論與教養孩子有關的書籍,現代人為孩子、為工作而讀書,無可厚非,問題是:能不能也『為自己』,也『因自己』喜歡而閱讀呢?」讀書會是一座百花齊放、百鳥爭鳴的自由花園,也是一座智慧的發電廠,透過討論分享、對話思辨的共學過程,彼此相互學習,可以激發、悅納多元的生命智慧。
「公司同仁學歷都很高,喜歡上課進修,也會自己買書閱讀;可是,每當一起工作,就意見分歧,很難形成一個團隊,怎麼會這樣?」在講求團隊合作的現代社會,期待一加一大於二的融合效應,還是不太容易,如果能先有一些協助大家培養傾聽、接納、尊重的過程,也許更能事半功倍。讀書會的精神與運作正好能協助組織成員,培養建立共識,讓共事更有效益!
本書是《讀書會錦囊》的增訂版,合計九十九則,象徵讀書會的智慧之美能在人生路上相伴久久。作者以二十多年參與讀書會實務運作的經驗,提供具體解套方法:從構思創造讀書會,如何靈活思考及有效學習,到帶領討論及永續經營的訣竅……,每一篇都藏滿了大家最想知道的答案,也讓人人都可以構思並創造屬於自己理想的讀書會。

讀書會不只是讀書會,更是閱讀生命的聚會
「學習」是一輩子的習慣,「閱讀」是生命的滋養,忙碌的你,也該讓自己輕輕鬆鬆偷閒讀書了!
◎一本教你避免「死讀書」或「讀死書」的自學心法。
提供讀快讀懂、掌握重點、速寫心得的訓練方法,輕鬆閱讀非難事。
◎一本教你從「閱讀」到「解讀」、從「讀懂」到「讀透」的心靈嚮導手冊。
特別增錄讀書會友的回應,以及如何針對一本書或書中一章做完整提問的實例。
◎一本讀書會帶領人,從成立、帶領、解材、到永續經營讀書會的工具書。
有效為讀書會帶領人、親子或班級共讀、企業共學,提供學習及突破瓶頸的祕笈。

特別推薦:

為讀書會說妙法 ◎釋覺培
推廣讀書會至今,一直希望為讀書會帶領人找一本從成立、帶領、解材、到永續經營讀書會的寶典,這本書不僅要有相當豐富的實務經驗,更需為一些曾經遇到瓶頸的會友們找到解套的方法。 從《讀書會結知己》到《讀書會錦囊》,方隆彰老師的書一直是我推薦給讀書會成員的好書,我將它視為推廣讀書會必讀的武林祕笈。
重新出版的《嚮往美感的讀書會》分為九輯、九十九則和附錄。

輯一「讀書會的形與神」,告訴大家其實讀書會非常容易,從如何成立、與人對話,面對不同的對象,怎樣容納異己、修己敬人、安定人心,人人都可構思並創造屬於自己理想的讀書會。
輯二「材料解讀的經緯」,專為還沒養成讀書習慣的人,或忙碌得沒時間讀書者,找到一個品味書香的妙方,如:對於解讀材料,如何不偏頗的忠於原著,能客觀理解;怎樣在了解後還能進一步展開思考、獲得真知、有效學習等。
輯三「層次提問的玄妙」,從打開思考的禁錮,從外到內,由粗到細,經表象到內心層層深入的思惟,展開一連串閱讀的探險之旅,更啟發讀者靈活思考的妙方。
輯四「活化討論的法門」,為讀書會提供討論的祕訣,讓閉塞、保守、或沒有信心開口的人,有了說話的出口,一般讀書會的帶領人最感到這方面的不易,此輯裡藏滿了大家最想知道的答案。
輯五、輯六則開展了各類型讀書會的分享,透過「企業共學有門路」、「親子與班級共讀」,告訴我們如何在同儕之間平等相待、用社群活化組織、以共讀溝通親子關係,讓學習型組織的運作充分落實在工作、家庭與學校的環境裡。他深怕大家尚有疑問,於是在輯七「讀書會的結與解」,提醒讀書會的運作中可能遇到的困惑,應該創造的文化是什麼。所有的理念、方法再好,都端乎於人為因素。
輯八「帶領人的修與為」,他再次強調帶領人的精神與態度,無論是自我的修持,不強勢、不獨裁,以謙卑的態度容受一切平等的對話,啟發參與者的信心,並藉此開發閱讀生命的天地。
輯九「看見書中的妙智慧」,引導大家澄靜身心,回歸真我,如實面對自我,在不斷的學習中如何面對、處理與他人的互動和關係。而書末的附錄,包含提問參考題和讀書會友的回應,更加充實了全書的內涵以及可貴。
這本書像什麼呢?沈謙曾說過:「書本就像降落傘」,我確實感覺這本書如維繫讀書會的一把降落傘,提醒大家:一定要打開,才能發生作用!

作者簡介:

方隆彰,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碩士。
曾任職於快樂兒童中心、洪建全基金會等機構從事社會工作與人文教育推廣;目前擔任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督導,並於臺北大學、輔仁大學社工系兼課,開授「職場社工」與「會談技巧」課程。
與讀書會的緣分源自1990年5月自組讀書會及1994年開授「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課程」迄今,除持續參與讀書會外,培訓授課遍及臺灣各縣市及馬來西亞、香港等地。

書摘:

(試閱1) 全整學習知能風
一群讀書會的成員於會後聚餐中聊到:「參加讀書會之後有哪些學習?」
「當然是增加許多知識了。」有人隨口回應。
「對,對!讀了好多書,有暢銷書,也有比較冷門的。」有人呼應。
「生活中話題增加了,好像比較有東西可以聊。」
談了一陣子後,突然有成員質疑道:
「如果只是多讀幾本書,或是僅由書中吸收一些知識,豐富談話的內容,自己一個人看書也可以有這些收穫,又何必麻煩另撥時間,刻意到一個地方參加讀書會呢?」 霎時氣氛有點僵,有人皺著眉頭似乎在質疑此質疑,有人不自主地點點頭,似乎覺得有些道理,也有人陷入思索,想找找答案做些回應……。
一陣子後,終於有人開口了:「自己看書當然也會有收穫,可是,卻聽不到其他人的看法,也沒有機會說說自己讀到的東西啊!」
接著,有人幫腔了:「對啊,一個人在家看書就結交不到各位好學者啊!」
此時有人按捺不住地回問:「你提出這個問題,你自己認為呢?我們想聽聽你有什麼高見。」

「我啊?還好啦!只是認為除了『知識』的學習,似乎在過程中也發展了表達、組織、思考的能力,而有些以前不太敢碰的書,好像也比較能讀懂一些,所以,閱讀和解讀能力可能也進步了。」 「有道理,好像許多能力都有提升。另外,就是對於不同意見不會立刻就用對錯去批判,而較能先接納地聽,有些了解後再回應,這也該算是很重要的學習吧。」有人接著說道。
這是一場非常有意思的對話,它點出了學習的內涵,包括:知識、能力與風格。
傳統學習著重「知識」的吸收,學校教育也偏重知識的傳輸,因此,提到「學習」,自然就想到「知識」。
沒錯,「知識」是學習的基礎,但是,「知識」要能被用出來,才是活的,這就需要「能力」了。當你具備了「學習」的能力,一旦需要吸收知識時,自然會用有效的方法去學習,因此,身處知識經濟的年代,多花一些工夫學習一輩子受用的能力,是至為重要的。
至於「風格」,則是看不到的學習,卻也是學習的核心,它是內在的學習,經由有形的外在學習過程中,點滴薰陶,自然內化而形塑出個人的涵養與味道,如:耐心、接納、客觀、價值觀等。 總之,讀書會看似以吸收知識為主,直接由材料中獲得學習的內涵,實際上,卻於進行過程中,不斷歷練、培養成員各種能力,形塑內在風格與品味提升,可以說是一種相當全面、完整的學習。

心法
共讀不同於個讀的最大優勢是:除了有機會廣納「異見」,還能於點滴中培養能力,進而陶成個人的內涵與修養。

商品評價

目前沒有評價。

搶先評價 “嚮往美感的讀書會─99則經營讀書會智慧心法”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