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述
內容簡介
無論是簡短的會面或莊嚴的法堂開示,大師「如是說」令聽聞者如醍醐灌頂得到啟發,而心開意解。
星雲大師鼓勵大眾當一位精神的富有者,他說:「人要在世間上生存,就離不開金錢,但大家也不能把財富局限在金錢、鈔票、股票、黃金、鑽石、土地、高樓等有形、有價的物質上面,這些都是一時的、狹義的財富;其實人生還有許多值得追求的『另類財富』,諸如:慈悲、智慧、道德、人格、學問、技能、聲望、平安、歡喜、自在等。」
佛教以慈悲為懷,慈悲是佛法的根本。「慈悲」二字,慈,是把快樂給人;悲,是替人拔除痛苦。我願意為你拔除痛苦、願意帶給你快樂,這就叫作慈悲。
幸福是啥物?星雲大師說:幸福就是觀念轉變的開始。
本期小叢書從《星雲大師如是說》精選多篇,以「擁有財富的法門」為題,闡述經典管理學的巧妙,期許人人能當第一等人,以和為貴、以忍為力、以慈為法、以眾為我,成為一位幸福的人間行者。
目錄
生命的禮讚
生從何來?死去何處?
把握現在 創造未來
精神的富有者
明理是第一等人
看到內心的寶藏
以忍為力
有用的人懂得想辦法
信仰的條件
六度波羅蜜
禪門的自覺教育
提升心靈八個方向
一流的管理是用真心
最高的管理是尊重
最高管理,合掌低頭
廣結善緣
安樂富有
慈悲是幸福之門
人我融和,世界和平
無我推動世界和平
作者簡介
星雲大師,江蘇江都人,一九二七年生,十二歲禮志開上人為師,祖庭江蘇宜興大覺寺,傳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世。一九四七年於焦山佛學院畢業,期間曾參學金山、棲霞等禪淨律學諸大叢林,歷經宗下、教下、律下等完整的佛門教育。後應聘為白塔國小校長,主編《怒濤》月刊。
一九四九年春來臺,主編《人生雜誌》、《今日佛教》、《覺世》等佛教刊物。
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,樹立「以文化弘揚佛法,以教育培養人才,以慈善福利社會,以共修淨化人心」四大弘法宗旨,以「人間佛教」為宗風,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三百餘所道場,創辦多所美術館、圖書館、出版社、書局、人間福報、雲水醫院,興辦佛教學院十六所,中學三所,及西來、南華、佛光、南天、光明五所大學,及人間佛教研究院。一九七○年後,相繼成立「大慈育幼院」、「仁愛之家」,收容撫育無依之幼童、老人及從事急難救濟等福利社會。一九九一年成立「國際佛光會」,被推為總會會長,實踐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」的理想。
一九七七年編纂《佛光大藏經》、《佛光大辭典》,《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》等。二○一七年出版《星雲大師全集》,共三百六十五冊,三千餘萬字,二○二三年增補為三百九十五冊,逾四千萬字,有系統地闡述人間佛教的思想、學說、理論,以及實踐結果。
二○二三年,大師住世緣盡,淨業圓滿,享耆壽九十七,被奉為佛光堂上第一代開山祖師,留遺偈:「心懷度眾慈悲願,身似法海不繫舟,問我一生何所求,平安幸福照五洲」。
商品評價
目前沒有評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