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述
內容簡介
無論是簡短的會面或莊嚴的法堂開示,大師「如是說」令聽聞者如醍醐灌頂得到啟發,而心開意解。
談及「仁」,星雲大師說:「這個字很微妙,一個『人』字旁再加兩橫,意思就是心中要有人,你能包容人,就是仁愛的心。」佛教很講究人際的相處之道,星雲大師說:「人在世界上,不可能單獨生活,必須與他人建立關係;有的人生活得快樂,是因自他關係的因緣處得好,反之,則會處處不如意。」
本期小叢書從《星雲大師如是說》精選多篇,以「讀透這一本『人』書」為題,期勉大眾在複雜的人際網絡以佛心看人心。用佛眼看世間,不計較得失;用佛心聽聲音,從內心自我發電,在自受用、他受用之中,通達人我的和諧與圓融。
目錄
觀念的創新
人和的重要
眼光要遠大、寬廣
讀透這一本「人」書
不貪圖高利,不計較得失
學習做觀世音
眼睛要看芸芸眾生
走向社會的條件
給人迴轉的空間
半碗鹹菜的意義
團體要以和為貴
成功要有助人的性格
冤家仇敵是貴人
放生不如放人
領導人要有心量
眾緣成就
散播快樂的種子
從內心自我發電
以佛心看人心
心淨國土淨
作者簡介
星雲大師,江蘇江都人,一九二七年生,十二歲禮志開上人為師,祖庭江蘇宜興大覺寺,傳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世。一九四七年於焦山佛學院畢業,期間曾參學金山、棲霞等禪淨律學諸大叢林,歷經宗下、教下、律下等完整的佛門教育。後應聘為白塔國小校長,主編《怒濤》月刊。
一九四九年春來臺,主編《人生雜誌》、《今日佛教》、《覺世》等佛教刊物。
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,樹立「以文化弘揚佛法,以教育培養人才,以慈善福利社會,以共修淨化人心」四大弘法宗旨,以「人間佛教」為宗風,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三百餘所道場,創辦多所美術館、圖書館、出版社、書局、人間福報、雲水醫院,興辦佛教學院十六所,中學三所,及西來、南華、佛光、南天、光明五所大學,及人間佛教研究院。一九七○年後,相繼成立「大慈育幼院」、「仁愛之家」,收容撫育無依之幼童、老人及從事急難救濟等福利社會。一九九一年成立「國際佛光會」,被推為總會會長,實踐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」的理想。
一九七七年編纂《佛光大藏經》、《佛光大辭典》,《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》等。二○一七年出版《星雲大師全集》,共三百六十五冊,三千餘萬字,二○二三年增補為三百九十五冊,逾四千萬字,有系統地闡述人間佛教的思想、學說、理論,以及實踐結果。
二○二三年,大師住世緣盡,淨業圓滿,享耆壽九十七,被奉為佛光堂上第一代開山祖師,留遺偈:「心懷度眾慈悲願,身似法海不繫舟,問我一生何所求,平安幸福照五洲」。
商品評價
目前沒有評價。